《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转载请注明来源:无限文学55wx.org
第1144章不安分的胡奋
魏延最终选择了姜维的撤军路线这个姜维确实是没想到的。
按照姜维的本意,是给魏延出一个风险最高的撤军路线,好促使魏延在前面两个相对来说风险更低的撤军路线中做出选择谁知道魏延居然不按套路出牌,选了风险最高的路线。
要知道,这条撤军路线最大的弊端,就是根本无法和虎牢关正面的诸葛亮进行联系,只能全凭诸葛亮的自行判断来配合战。
而王凌这个人,能力不低,五千人守卫一个虎牢关虽然吃力,但并不代表他守不住如果魏延和诸葛亮无法形成进攻上的合力,这个虎牢关也没那么容易被攻破。
而只要王凌能在虎牢关坚守十天的时间,那么等待魏延的,除了粮草不足的困境外,还有从酸枣和封丘方向赶来的魏军主力逃都没地方逃。
一旦没有了魏延的策应,魏军主力又赶到了虎牢关的话,恐怕诸葛丞相有通天之能,也只能放弃进攻虎牢关,继续退守巩县。
这么一来,三万大汉禁军主力,恐怕就真的得全军覆没了。
所以,姜维还是得劝劝.虽然主意是我出的,但这个主意的风险忒高了,要不魏将军再考虑一下?!
可魏延却坚持选择了这个方案,而魏延的底气在于他相信诸葛亮的军事敏锐度以及临阵应变能力。
魏延认为,只要自己在虎牢关背后发动进攻,正面的诸葛亮就一定会明白是怎么回事,必然会全力进攻虎牢关。
反正现在闲着也是闲着呢嘛。
简而言之,有这么好的条件,又自觉自己能力不差的胡奋,对于只能在巩县驻守,偶尔去虎牢关外,例行公事的摇旗呐喊,耀武扬威的生活,很是不满意。
嗯,根据功劳大小已经政治平衡角度考虑,胡遵大概能够到一个四方将军的职位。
而在巩县负责军务,一边防御,一边没事儿牵制一下虎牢关王凌的人,是胡奋。
但即使如此,诸葛亮也确实无力东进就一万人,打个屁的虎牢关啊。
诸葛亮是一个成熟的军事家,又是出了名的用兵谨慎,他的很多战略都是建立在有足够情报支撑的情况下的只有极少数的情况下,才会选择放手一搏。
魏延确实跟张溪合不来,但并不妨碍魏延相信张溪的能力,魏延跟诸葛亮之间交往也不是特别密切,但魏延相信,一旦需要自己相信诸葛亮的时候,诸葛亮就绝对不会让自己失望。
简而言之,四方将军,如今不值钱了。
可这份信任,太过于没来由了,没来由到身为诸葛亮弟子的姜维,都觉得魏延的信任有点太过于盲目了.不是说魏征西跟自己的老师之间,常有争论和摩擦,彼此不太合得来么?!
真的,从司马懿从巩县退兵,兖州之战开打到现在,大概五个月的时间,胡奋在巩县闲着没事儿的就打造攻城器械.这么说吧,除了配重式投石车胡奋不知道怎么打造外,其他该打造的攻城器械,胡奋已经打造的差不多了。
胡奋的老爹胡遵跟随徐庶出征了,而且现在也是独领一路兵马的人物胡奋为胡遵的儿子,诸葛亮自然是要把他留在了洛阳的。
一方面,洛阳也需要有人守卫,不能彻底留下诸葛亮一个光杆司令。
胡奋留在洛阳,本身也是诸葛亮出于对胡氏的看重和维护。
如今大汉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张溪手下出来的人,基本都能担当大任,起步至少是一郡太守,厉害的比如邓艾,蒋琬,费祎,王基,石苞等人,甚至都有宰执,或者四大将军之才。
只是,胡奋并不是很乐意。
可问题在于.手头真的无兵可用啊。
目的其实也挺单纯的,胡奋就是觉得吧,万一哪天洛阳有了援兵了,诸葛亮要出兵攻打虎牢关了,自己拿出这些攻城器械来,多少也是一份功劳。
要不然诸葛亮也不至于在洛阳无兵可用。
这是诸葛亮用兵生涯近乎唯一的破例.反正诸葛亮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只要是张溪坚持去做的战略,往往成功率高的离谱,哪怕没有任何的情报支撑,他一样能把事情办成。
然后吧,某天,胡奋就发现情况好像有点不对。
胡奋也想建立功勋。
这个事情不对吧?!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晋末长剑》【新笔趣看】《国医》《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文明之万象王座》《重开吧!蜘蛛侠!》《岁岁平安》【无限小说网】《什么年代了,还在传统制卡》《修仙:我在现代留过学》
黑风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无限文学55wx.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