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兵夺鼎》转载请注明来源:无限文学55wx.org
“使君,我等如今船不过二十,兵不足两千。燕军船二百余,皆为大船,倘其分兵驻岛,我等或许能趁势攻取海港占领船舰,但我等之兵实在太少。”
周瑜摇着头,他也没什么好办法,他倒是有办法能让薛州分兵驻扎各地,但驻扎各地并不能改变当下的局势。就算他们抢到二百多艘战船又能怎样呢难不成要离开瀛洲去别的地方
除了瀛洲,他们已经无路可走了。
抢夺船舰不是难事,可难的是这个冬天他们变不出兵力来,募兵很简单,但制弓箭并非朝夕之间就能完成。没有兵甲,依靠这些瀛洲本土招募来的农夫,难道能和分散各地的燕军士卒战吗
如果不能,他们又该何去何从,在海上飘
“公瑾的意思,就只能将性命交到燕氏手中,任其驻军”
周瑜没有再说话,孙权至多是想要保住自己性命,对燕氏的恨意却不会太多。但他不一样,周瑜要比孙权更恨燕氏,他的朋友孙策死于燕氏之手,这是兄弟之仇;他的妻妾被燕军夺走,即使如今燕氏封孙权为瀛洲牧都没有送还回来的意思,这便是夺妻之恨了。
更何况,还有他们被江东本土士人驱逐的痛楚,他心里揣着一万个与燕氏开战的理由,却只能在瀛洲装出一副和和气气的模样,难道他就不难受吗
难受,没有办法。
常言道一力降十会,燕氏比他们有力,偏偏还有狡诈,说真的,周瑜后悔了。
他不曾后悔,但这一次,他确确实实后悔前年给孙策建议据守大江对抗燕氏。如果前年他们向燕氏投降的话,如今孙权应该在邯郸过上比现在还好一些的生活,孙策也该还在世,大小乔也不会被田豫所夺。
一切都该是很好的样子。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周瑜足够聪明,聪明到他能看出燕氏用这个并不高明,甚至显得颇有拙劣的阳谋将兵马驻扎在瀛洲,下一步想的是什么。
他们成了砧板上的鱼肉,如果燕氏想要拿他们开刀,那他们用不了多久就会身死人手;如果燕北不想杀他们,或许他们还能继续活上一段,但结局都差不多。
不论死活,他们都没有能力再与燕北为敌了。
“仲谋,不如向燕氏传信服软吧。”
周瑜判断局势,最终那在手中的书简落在地上,颓唐地坐在一旁对孙权道:“让出骊州牧之职,请求回吴郡祭拜汝父。”
周瑜这个建议令孙权如遭雷击。
让他向燕北服软可以、议和也可以,但周瑜的意思显然不是这么简单而已。他的意思是完完全全地投降,这对其他任何人而言或许不是坏事,但是对他
这个建议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他此生的其他时间,都将在邯郸城,远远看着杀兄仇人称王称霸,而自己却做一辈子质子。
投降,投降对所有跟着逃亡海外的武将文官而言,或许不是件多坏的事情,他们依然能够转仕燕氏,兴许将来还能做到更高的成就,但为君主,投降意味着什么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