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珍珍一愣,说道,“建民和建国都大了,别看还是小孩儿,一点不比大人少吃!还有建昌也是,每个月的口粮都是将将够吃,听我堂叔说,咱们齐省还好,豫省那边又开始闹灾了,所以我就想囤点粮食!”
曹丽娟点点头,以前不知道,最近两个月她是体会到了三个小子的确是很能吃,又问道,“人家愿意用粮票跟你换吗?”
说实话赵珍珍正有点发愁呢,别看曹医生给她的都是一些紧俏的票,但一说到要换粮票,很多人就不愿意了,毕竟现在谁家粮票都不宽裕。
还是她发动了整个工会的人,好不容易才把那些票全都换出去了,但也只是换了三分之一的粮票。
赵珍珍摇摇头,说道,“人家都不情愿换!不过这个月妈攒的票不算多,我想想办法总能换回一些的!”
实在不行她就去国棉厂的车间问问,反正工人多得很,总会有人愿意跟她换的!
曹丽娟将桃子放进一只空碗里,拿起暖瓶倒水烫了一下擦干,又用水果刀削皮切块,拿起叉子吃了几块,才慢悠悠的说道,“其实也不用那么麻烦,直接去农户家里买些细粮不就行了?”
赵珍珍觉得自家婆婆是异想天开了,她将吃剩下的桃核扔到垃圾箱擦了擦手,说道,“妈!您是好多年没去乡下了,您不知道,也就这两年才能吃饱饭,前几年能吃上三合面都算好的!一般人家的窝窝头里面都掺了糠!甚至吃地瓜秧子,吃树皮的都不稀罕!这两年风调雨顺了,但老百姓饿怕了,谁家分了粮食,只要不是出人命的事儿,根本一斤都舍不得卖!”
曹丽娟不以为然,慢悠悠的放下叉子,问道,“你去没去过城西的张家沟公社?”
赵珍珍没去过,但她是听说过的,张家沟那地方很有意思,地势比别处低上一些,人盖房子都要修很高的地基才行,但这个公社的富庶是出了名的。
原因无他,张家沟的田地都是肥田,而且地下水特别丰富,在最困难的那几年,他们公社的庄稼虽然也减产了,但吃饱肚子不成问题。
要是去那里买粮,真没准儿很容易呢!
赵珍珍感激的冲婆婆笑笑,说道,“人和人真是不一样,妈您这脑子是怎么长的呀?这么会看病,还这么会上课,连买粮食都这么有主意!”
曹丽娟第一次被儿媳妇夸得脸上有了点笑模样。
她从小就是家里的娇小姐,住的石库门房子好几百平,父母工都忙,那时候她差不多是五岁吧,家里专门请了两个老师来教她,有个女老师教她国语,惊讶于她的聪明,常常就会这么夸她,哎呀,曹小姐,你这脑子是怎么长得呀?怎么反应这么快!
一晃,竟然是半个世纪还久之前的事情了!
赵珍珍当天回到家,立即把家里所有的钱都划拉了一个遍,家里的钱几乎月月光,好在还是上旬,家里还有一百块钱,她想了想,去小仓库的地砖下面取出了两百块的私房钱。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