贱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无限文学55wx.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ps:有书友觉得近几章过于硬核,其实作者这样找资料写更累,不过既然写到先秦百家,那就必须得简单点一点渊源与发展,更别说道家、名家都是当时的显学,否则的故事性就会有所缺失,毕竟以后主角还会遇到其他诸子百家的名人,比如孟子、荀子、墨子等等。这章过后,宋国篇基本就没有什么硬核的东西了,所以大家也不用着急。
以下正文
庄子希望用名家的思想来淡化儒家思想对他弟子蒙仲的影响,主要有三大原因。
其一,名家思想是研究万事万物同异、名实以及相应关联的学论,与道家思想非常契合。
其二,惠子是庄子的挚友,如果说传授给弟子什么学论是庄子所不排斥的,那么除了道家思想外,就只有名家。
其余的,儒家、法家、兵家,甚至是墨家,庄子心中或多或少都有不满意的地方。
其三,庄子始终认为惠子“犹有未树”,认为惠子提出的那些理论,还只是很粗糙、很不成熟的思想对此庄子曾说过名,物之粗也这样的话,希望惠子更深入地研究世万物的内在联系,而不是拘泥于表象,但遗憾的是,惠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于作为魏相治理国家以及组织连横抗秦,以至于没有多余的精力再做深入的研究。
这让庄子感到很不渝。
本着循序渐进的想法,庄子先教授蒙仲与诸弟子的,乃是惠子的《坚白论》。
《坚白论》这篇论著的核心,即针对一块坚白石而产生的理论想法。
这块坚白石,它同时拥有坚、白、石三个不同的概念。
其中,白与石是人可以眼睛观测到的。
但坚,却是需要人的手去触摸到才能感觉出来。
因此,当人只用眼睛去观测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是白石;而在闭眼睛用手去触摸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坚石。
只有当既用眼睛去看、也用手去触摸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才是坚白石。
然而,这三者的名(名称)是不同的,能够说这三者其实是不同的物体么?
惠子的思想,即是研究物的“名”与“实”,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ps:公孙龙的离坚白论,就是割裂了惠子的坚白论思想,诡称白石与坚石是不同的物体,哪怕它们事实同时出现在一件物品。】
总的来说,惠子的坚白论还是比较简单朴实的。
相比之下,他提出的合同异论,那涉及的就广泛的多了。
惠子认为世事物本身就有同一与差别的相对性。
他曾说过: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拿马来喻,凡是属于马这一类动物都包括在内,这就是大同;而其中黑马、白马、大马、小马等等又有差别,这就叫小同。
由此他得出了“万物毕同”的结论,这样就把相同的事物和不同的事物都抽象地统一起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