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拱手道:“张相公乃真正读圣贤书之辈,自然有资格。”
张元哈哈一笑,回头道:“诸位同窗,尔等可有需要买书者”
“此等佳事,岂能少得了我颜雨峰”
“我朱希周亦不甘于后”
一道道名号自报而出,也引来民众一次又一次的道彩声。
能在国子监读书的,都不会是傻子。
即使有智商不高的人,那他的出身一定足够高,也就有足够高的眼界和见识。
难道还看不出,用八两银子就能扬名的美事
这是最实惠的方式。
而就在此时,街对面看着往世翰堂汹涌而入的国子监的学生们,倪二看向贾琮的目光,恍若在目睹神迹。
第五十一章惊喜
喧嚣热闹的灯节过去,大乾十年的新年,算是终了了。
府衙开衙,百业开箱。
无论官民,都开始了新一年的繁忙。
而在灯节那日鼓楼大街发生的奇事,也随着众人口口相传,散播开来。
都中诸多百姓,第一次听说了这家“非着儒衫戴青衿者”不卖的书坊,以为奇事。
只是这种事,在寻常百姓耳中,不过是一个消遣的乐子,不以为意。
二十两就能够让一家吃喝一年的时代,没有哪个普通百姓会花半年的银钱买一套“华而不实”的书。
可此事在读书人耳中,却荡起了巨大的风波。
有赞世翰堂数十年不易其志坚守祖制之风骨者,也有骂其哗众取宠不知变通者。
更有甚者,有人将世翰堂之做法,与如今朝堂上日渐激烈的变法之事联系在一起,辩其是非对错,推波助澜
使得世翰堂灯节一事,在朝野上下传播的愈演愈烈。
也因此大名,不管是赞者,还是骂者,只要囊中稍微宽裕些,多半都会遣人去鼓楼大街,买一套“非着儒衫戴青衿者不卖”的书回来,看看到底如何。
一时间,世翰堂的书,竟隐隐和“着儒衫戴青衿者”甚至与朝争挂上了钩。
愈发扬名。
在国子监中,即使有些家资不宽裕者,也宁可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买一套世翰堂的书,以为雅士之余,亦标明身份。
大乾开国百年,世风原本就渐起奢华,世翰堂的书,此时居然成了相互攀比的象征。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谁让他修仙的!》《洞中避难所》《渣攻改造,BE改写HE》《岁岁平安》《在北宋当陪房》《神职奶爸》《欢迎来到我的地狱》《买活》《寐姝色》《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