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文学【55wx.org】第一时间更新《法医秦明:骨语密码》最新章节。
龙番市博物馆的警报声在秋分清晨划破天际,秦明的车碾过满地梧桐叶,急刹在侧馆门前。警戒线内,年轻的讲解员正抱着碎瓷片抽泣,她的工牌上印着“陶小乐”,与陶然同姓。“凌晨三点,监控突然中断,”馆长擦着冷汗,“等我们赶到,明代展区的‘蝴蝶纹骨瓷碗’已经——”
“不是被盗。”秦明蹲下身,手电筒照亮展柜玻璃上的血字:“窑火未熄,第十一根手指在釉中苏醒”。字迹用的是骨瓷釉料,在紫外灯下显形出细小的指骨颗粒,“凶手故意留下碎瓷片,每片都对应着李仁案的受害者编号。”
展柜内的碎瓷片拼成残缺的蝴蝶纹,中心位置缺了片月白釉——那是“窑变双生”骨瓷碗的关键部位。林涛的足迹灯扫过地面,胶鞋印混着新鲜的瓷粉,左脚跟有明显的拖曳痕迹:“和李仁的步态一致,但鞋底多了道三厘米的划痕,像是新换的鞋跟。”
解剖室里,大宝的镊子夹起讲解员指甲缝的残留物:“牛骨粉、高岭土、还有……”他突然皱眉,“少量人类骨灰,烧成温度1280c,和古龙窑的第二次焚烧温度吻合。”陈诗羽的电脑弹出面部识别结果:“陶小乐,22岁,陶瓷大学在读生,直系亲属——”她突然抬头,“是陶然的堂妹,也是李仁实验室的实习生。”
秦明的解剖刀划开展柜的密封胶,边缘的釉料样本在质谱仪中发出蜂鸣:“这不是普通釉料,里面嵌着微型芯片。”他将芯片接入物证室服务器,全息屏上浮现出李仁的日记片段:“第十一根手指不是指骨,是活着的窑子——秦明的基因,就是打开引魂窑的钥匙。”
下午的案情分析会被紧急打断,市郊砖厂的工人在黏土堆里发现半截女尸,指骨处嵌着蝴蝶纹骨瓷片,指甲缝里的瓷粉与博物馆案完全一致。“死者叫林悦,25岁,陶瓷厂质检员。”大宝举起病理报告,“死亡时间在博物馆案发前两小时,凶手先打断她的颈椎,再用骨瓷片切割肢体,手法比李仁更熟练。”
林涛在死者手机里发现加密相册,数十张照片记录着古龙窑废墟的挖掘过程,其中一张拍到了赵永年骸骨旁的青铜罗盘,罗盘中央的凹槽里,隐约可见“秦明”二字的釉印。“林悦在跟踪李仁的仪式。”他调出定位记录,“她最后出现的地点,是城南的‘陶记瓷坊’——陶家后人开的手工制瓷作坊。”
暮色中的瓷坊飘着釉料的清香,陈诗羽的手指抚过展架上的骨瓷碗,突然在某只碗底发现极小的刻字:“窑变双生,血脉相融”。老板娘陶芳从里间走出,左腕的蝴蝶纹身与宝嫂的如出一辙:“秦法医,你终于来了。”她递出个密封的瓷罐,“这是陶然临死前交给我的,说等你破解窑变谜局,再打开。”
瓷罐内的羊皮纸展开时,满室的骨瓷突然发出蜂鸣。那是陶家的族谱,用受害者的血写着:“光绪二十三年,窑主陶正明为求窑火永旺,以双生婴孩为祭,兄秦文远逃,弟李文昊亡,其血融入釉料,烧出引魂瓷七只。”纸页边缘,陶然用红笔批注:“李仁不是李文昊之子,他的dna里,有赵永年的法医基因。”
“赵主任当年不仅救了你,还在李仁身上植入了反共振因子。”陶芳的声音低沉,“他知道,陶家的诅咒需要双生血脉才能破解,而李仁,不过是个被基因改造的棋子。”她突然指向展柜,“博物馆的骨瓷碗是复制品,真品在二十年前就被赵主任藏在了——”
话未说完,瓷坊的玻璃突然爆炸,戴骨瓷面具的身影破窗而入,手中的基因枪对准陶芳。秦明的解剖刀本能地飞出,刀刃划破面具的瞬间,他看清了对方的眼睛——左眼角的泪痣,与李仁档案照片上的完全一致,却多了道法医手术刀的划痕。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无限文学】地址:55wx.org,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