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堆。
一行人在路口等了一会儿,一个穿着绿色圆领长衫的中年男人急匆匆跑了过来,见到李愔,他规规矩矩地行了一礼,“草民王涛,参见六殿下”
“你认识本王”李愔只是随机巡视,没有通知任何人,因此问道。
王涛五短三粗身材,脸色黝黑,想必是经常在太阳底下忙碌,他道:“草民曾去参加过展销会,见过殿下一面。”
李愔和众官员下马,后面的数百个侍卫立刻涌入村落,沿着道路站成一排,这让村子里的百姓都露出惊恐的神色,王涛的脸色也是有些紧张,以前他们为求平安都是向高权交保护费,如今高权完了,难道李愔开始腾出手来收拾他们了
李愔笑道:“不用紧张,本王和官员只是来巡视一下益州的盐井而已,前面带路吧”
闻言,王涛松了口气,抬手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道:“殿下,请”
李愔一边走一边问,“王掌柜是哪里人氏”
“草民是太原人”
“太原人”李愔瞥了眼王涛,“都说天下王氏出太原,你和这五姓七望之一的王家是什么关系”
“草民正是出自王家旁系,负责王家在益州的这座盐井和井盐的销售。”
说道自己出自王氏旁支的时候,王涛微微露出得意之色。
“哦,那王氏在这里一共有几个盐井”李愔走到三角支架边,望了眼盐井的井口宽度,一般来说十公分直径的盐井算是小盐井,价格在八万贯左右,而王氏这个盐井井口足有半米,这深度至少五十米,绝对是大型盐井。
王涛道:“回殿下,王氏就这一个盐井。”
李愔点了点头,进了一旁的工坊,里面上百个工人正在熬制井盐,屋里面堆放着一筐筐熬制出来的井盐。
“殿下,找到了”窦贤德下马就开始翻着盐井的记录,每开一个盐井这都要登记的,这井盐是收税大户,同样也是逃税大户,因此记录都非常详细,“这座盐井于贞观四年建成,每年产盐一万石,如今的盐价是一斗四百文,一万石一年就是四万贯,按照每贯赋税收取一百文,一年的盐税是四千贯,去年的盐税已经交清。”
暴利,真是暴利呀,李愔心中念道,一斗盐都卖到了四百文,比土豆值钱多了,怪的就算是现代社会这盐也是国家管控的。
王涛在一旁附和道:“正是,正是”
李愔才不会相信这表面上的数字,实际产量肯定比报上去的多许多,但这盐业的监管十分麻烦,总会有疏忽的地方。
“这个盐井当初打的时候用了多少钱”这个盐井不小,李愔打算问个清楚,也为以后卖盐井做准备。
王涛回忆了一下道:“殿下,当初一共用了十八万贯钱,到现在还没收回成本,不过这是目前最大的盐井矿了,从贞观初年建到贞观四年,一共用了四年时间才完成。”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