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文学

第74章 并州变动(一)

正月,休沐结束后,百官上朝。

圣旨明发,河间王、镇北将军、并北大都督所请,全部应允。

不仅如此,迁刘寒为并州刺史、征北将军,提调并州一切军政要务。

原并州刺史张懿,平调豫州刺史,所部一起迁往豫州。(原历史当中张懿战死,豫州刺史也是别人,这里作者肯定要改动,各位熟读历史的读者大大不要纠结好不好。)

不出意外,肯定是有人站出来反对的。

主要是,权力太大了。

远高于其他州刺史的权力。

刺史虽掌握一州军政大权,但从古至今,军队调动一直都是极为严格和敏感的事情,领兵大将,非战时无专擅之权,但河间王有,因为圣旨上说,提调并州一切军政要务,陛下这是要把并州完全交给河间王管理。

国中之国!

可是,刘宏不听,他的想法很简单。

随着中央对地方的把控越来越弱,这次皇帝刘宏很干脆,直接对地方放权,并州任由刘寒折腾。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刘寒的身份,他不可能反!

因此,虽扩大了刘寒的权力,同样也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士族当然不愿意了。

但随着皇帝龙威日盛,河间王兵权在手,二人一内一外,士族若是想打开局面,除非反汉。

刘宏就赌他们不敢!

(这里要说一下汉代兵制,西汉主要是征兵制,东汉光武帝刘秀对兵制进行改革,由征兵改为募兵,简单来说,募兵制的盛行,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使一批农民长期脱离土地,影响了农业生产。应募者对将领有严重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演变为私人部队,造成地方势力膨胀,成为军阀割据的重要原因之一。

东汉后期的地方军,不是依制度产生,而是在客观形势影响下自发地建立起来的,因而就具有以下特点:(1)编组杂乱,没有统一的指挥,刺史、郡守各自有兵,互不相属;(2)兵源,给养均地方自筹,因而兵力多少全因当地情况而异,中央已无力相顾;(3)刺史、郡守所掌之兵,逐渐变为个人队伍,中央已无力控制。)

并州,太原郡,治所晋阳。

年总是过得很快,众人再次回到忙碌之中。

随着圣旨传达,刘寒将治所从阴馆改至晋阳。

“侄儿恭喜叔父左迁豫州刺史了。”

“那叔父也得恭喜侄儿高升并州刺史呀。”

“哈哈哈哈哈!”

两人相视一笑。

随后开始交接,“寒儿你来到并州一年,州内事物大多清楚,临走之前,我再给你说一遍吧。

并州共九郡九十八县,并北雁门、定襄、云中、五原、朔方五郡你已然心中有数,我就说说剩下太原、上党、上郡、西河郡四郡吧。

上党郡(治所长子),下辖13县,26222户,人口:127403;

太原郡(治所晋阳),下辖16县,30902户,人口:200124;

上郡(治所肤施),下辖10县,5169户,人口:28599;

西河郡(治所离石),下辖13县,5698户,人口:20838。

这是地图、官员名单、人口名册。”

张懿此刻就是一个长辈对小辈的叮嘱,无论大事小事,都跟刘寒一一说明,“并北五郡属于边郡,士族豪强少,但南部就不同,去岁伱已经得罪并州不少士族,可要小心。”

“侄儿省得。”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无限文学【55wx.org】第一时间更新《汉末三国之强汉皇权》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谍战风云录:大宋清末土司王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春枝缠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臭县令朕怀孕了谍海无名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我在水浒做奸商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朕,剩者为王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金玉满唐我在异世界召唤明末:边军不退继兄不善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我在三国逆转乾坤乱世种田日常最狂上门女婿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带着美女闯三国朕,乃万岁!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大宋小农民(HP)Forgive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大唐小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