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转载请注明来源:无限文学55wx.org
话说武正字那日回家,正要回拜邓质夫,外面传进一副请帖,说:"翰林院高老爷家请即日去陪客."武正字对来人说道:"我去回拜了一个客,即刻就来,你先回复老爷去罢."家人道:"家老爷多拜上老爷,请的是浙江一位万老爷,是家老爷从前拜盟的弟兄,就是请老爷同迟老爷会会,此外就是家老爷亲家秦老爷."武正字听见有迟衡山,也就勉强应允了.回拜了邓质夫,彼此不相值.午后高府来邀了两次,武正字才去.高翰林接着,会过了.书房里走出施御史.秦中书来,也会过了.才吃着茶,迟衡山也到了.
高翰林又叫管家去催万老爷,因对施御史道:"这万敝友是浙江一个最有用的人,一笔的好字.二十年前,学生做秀才的时候,在扬州会着他.他那时也是个秀才,他的举动就有些不同,那时盐务的诸公都不敢轻慢他,他比学生在那边更觉的得意些.自从学生进京后,彼此就疏失了.前日他从京师回来,说己由序班授了中书,将来就是秦亲家的同衙门了."秦中书笑道:"我的同事,为甚要亲翁做东道?明日乞到我家去."说着,万中书已经到门,传了帖.高翰林拱手立在厅前滴水下,叫管家请轿,开了门.
万中书从门外下了轿,急趋上前,拜揖叙坐,说道:"蒙老先生见召,实不敢当.小弟二十年别怀,也要借尊酒一叙.但不知老先生今日可还另有外客?"高翰林道:"今日并无外客,就是侍御施老先生同敝亲家秦中翰,还有此处两位学中朋友:一位姓武,一位姓迟,现在西厅上坐着哩."万中书便道:"请会."管家去请,四位客都过正厅来,会过.施御史道:"高老先生相招奉陪老先生."万中书道:"小弟二十年前,在扬川得见高老先生,那时高老先生还未曾高发,那一段非凡气魄,小弟便知道后来必是朝廷的柱石.自高老先生发解之后,小弟奔走四方,却不曾到京师一晤,去年小弟到京,不料高老先生却又养望在家了.所以昨在扬州几个敝相知处有事,只得绕道来聚会一番.天幸又得接老先生同诸位先生的教."秦中书道:"老先生贵班甚时补得着?出京来却是为何?"万中书道:"中书的班次,进士是一途,监生是一途.学生是就的办事职衔,将来终身都脱不得这两个字.要想加到翰林学士,料想是不能了.近来所以得缺甚难."秦中书道:"就了不做官,这就不如不就了."万中书丢了这边,便向武正字.迟衡山道,"二位先生高才久屈,将来定是大器晚成的.就是小弟这就职的事,原算不得,始终还要从科甲出身."迟衡山道:"弟辈碌碌,怎比老先生大才."武正字道:"高老先生原是老先生同盟,将来自是难兄难弟可知."
说着,小厮来禀道:"请诸位老爷西厅用饭."高翰林道:"先用了便饭,好慢慢的谈谈."众人到西厅饭毕,高翰林叫管家开了花园门,请诸位老爷看看.众人从西厅右首一个月门内进去,另有一道长粉墙,墙角一个小门进去,便是一带走廊,从走廊转东首,下石子阶,便是一方兰圃.这时天气温和;兰花正放.前面石山.石屏都是人工堆就的;山上有小亭,可以容三四人;屏旁置磁墩两个,屏后有竹子百十竿,竹子后面映着些矮矮的朱红栏杆,里边围着些未开的芍药.高翰林同万中书携着手,悄悄的讲话,直到亭子上去了.施御史同着秦中书,就随便在石屏下闲坐.退衡山同武正字信步从竹子里面走到芍药栏边.迟衡山对武书道:"园子倒也还洁净,只是少些树木."武正字道:"这是前人说过的:亭沼譬如爵位,时来则有之;树木譬如名节,非素修弗能成."说着,只见高翰林同万中书从亭子里走下来,说道:"去年在庄濯江家看见武先生的《红芍药》u诗/u,如今又是开芍药的时候了."当下主客六人,闲步了一回,从新到西厅上坐下.
管家叫茶上点上一巡攒茶.迟衡山问万中书道:"老先生贵省有个敝友,是处州人,不知老先生可曾会过?"万中书道:"处州最有名的不过是马纯上先生,其余在学的朋友也还认得几个,但不知令友是谁?"迟衡山道:"正是这马纯上先生."万中书道:"马二哥是我同盟的弟兄,怎么不认得!他如今进京去了,他进了京,一定是就得手的."武书忙问道:"他至今不曾中举,他为甚么进京?"万中书道:"学道三年任满,保题了他的优行.这一进京,倒是个功名的捷径,所以晓得他就得手的."施御史在旁道:"这些异路功名,弄来弄去始终有限.有操守的到底要从科甲出身."迟衡山道:"上年他来敝地,小弟看他着实在举业上讲究的,不想这些年还是个秀才出身,可见这举业二字是个无凭的."高翰林道:"迟先生,你这话就差了.我朝二百年来,只有这一桩事是丝毫不走的,摩元得元,摩魁得魁.那马纯上讲的举业,只算得些门面话,其实,此中的奥妙他全然不知.他就做三百年的秀才,考二百个案首.进了大场总是没用的."武正字道:"难道大场里同学道是两样看法不成?"高翰林道:"怎么不是两样!凡学道考得起的,是大场里再也不会中的;所以小弟未曾侥幸之先,只一心去揣摩大场,学道那里时常考个三等也罢了."万中书道:"老先生的元作,敝省的人个个都揣摩烂了."高翰林道:"老先生,‘揣摩’二字,就是这举业的金针了.小弟乡试的那三篇拙作,没有一句话是杜撰,字字都是有来历的,所以才得侥幸.若是不知道揣摩,就是圣人也是不中的.那马先生讲了半生,讲的都是些不中的举业.他要晓得‘揣摩’二字,如今也不知做到甚么官了!"万中书道:"老先生的话,真是后辈的津梁.但这马二哥却要算一位饱学,小弟在杨州敝友家,见他著的《春秋》,倒也甚有条理."
高翰林道,"再也莫提起这话.敝处这里有一位庄先生,他是朝廷征召过的,而今在家闭门注.前日有个朋友和他会席,听见他说:‘马纯上知进而不知退,直是一条小小的亢龙.’无论那马先生不可比做亢龙,只把一个现活着的秀才拿来解圣人的经,这也就可笑之极了!"武正字道:"老先生,此话也不过是他偶然取笑.要说活着的人就引用不得,当初文王.周公,为甚么就引用微子.箕子?后来u孔子/u为甚么就引用颜子?那时这些人也都是活的."高翰林道:"足见先生博学.小弟专经是《毛诗》,不是《》,所以来曾考核得清."武正字道:"提起《毛诗》两字,越发可笑了.近来这些做举业的,泥定了朱注,越讲越不明白.四五年前,天长杜少卿先生纂了一部《诗说》,引了些汉儒的说话,朋友们就都当作新闻.可见‘学问’两个字,如今是不必讲的了!"迟衡山道,"这都是一偏的话.依小弟看来:讲学问的只讲学问,不必问功名;讲功名的只讲功名,不必问学问.若是两样都要讲,弄到后来,一样也做不成."
说着,管家来禀:"请上席."高翰林奉了万中书的首座,施侍御的二座,迟先生三座,武先生四座,秦亲家五座,自己坐了主位.三席酒就摆在西厅上面,酒肴十分齐整,却不曾有戏.席中又谈了些京师里的朝政.说了一会,迟衡山向武正字道:"自从虞老先生离了此地,我们的聚会也渐渐的就少了."少顷,转了席,又点起灯烛来.吃了一巡,万中书起身辞去.秦中书拉着道:"老先生一来是敝亲家的同盟,就是小弟的亲翁一般;二来又忝在同班,将来补选了,大概总在一处.明日千万到舍间一叙.小弟此刻回家就具过束来."又回头对众人道:"明日一个客不添,一个客不减,还是我们照旧六个人."迟衡山.武正字不曾则一声.施御史道:"极好.但是小弟明日打点屈万老先生坐坐的,这个竟是后日罢."万中书道,"学生昨日才到这里,不料今日就扰高老先生.诸位老先生尊府还不曾过来奉谒,那里有个就来叨扰的?"高翰林道:"这个何妨.敝亲家是贵同衙门,这个比别人不同,明日只求早光就是了."万中书含糊应允了.诸人都辞了主人,散了回去.
当下秦中书回家,写了五副请帖,差长班送了去请万老爷.施老爷.迟相公,武相公.高老爷;又发了一张传戏的溜子,叫一班戏,次日清晨伺候;又发了一个谕帖,谕门下总管,叫茶厨伺候,酒席要体面些.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那年花开1981》【普趣阁】《锦宫春暖》《天命在我》《官人官色》【系统流小说】《玄鉴仙族》《岁岁平安》【赘婿小说】《穿进同人文怀了影帝的崽》
吴敬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无限文学55wx.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