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文学

第82章 刘辩的一天

天才一秒记住【无限文学】地址:55wx.org

天刚蒙蒙亮,距离十八岁还差好几年的刘辩就已经出了殿门。

这一天,正好是他去东观听蔡邕讲学的日子。

自从刘辩上回在郑玄那意识到蔡邕本身对于当代的书籍涉猎极广后,刘辩便会在讲学之余从蔡邕处了解些天南海北的的东西,看看能不能和他后世的记忆对上。

这次讲学完他倒没说这些,而是道:“前两日光禄勋兼太子率更令刘弘上书言,光禄卿与太子少傅所辖事务日增,恐不能兼顾。乃请朝廷另立太子率更令,代太子少傅管理东宫。”

其间倒有一个小插曲,刘弘是个传统的士大夫,他接任太子率更令后,得知东宫的属官贾诩、赵云等人曾奉命跟着冀州刺史贾琮到冀州去,便劝谏刘辩此举不合规矩。

刘辩虽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但并没有接受他的建议,将贾诩等人召回。

这大约也是刘弘请辞太子率更令的一个原因。

刘弘虽古板,但不强硬,刘辩不同意把人召回也就不召了。如今刘辩担心万一自己不出手,再换上个脖子硬喜欢拿储君刷声望的,那不是自找不痛快嘛!

蔡邕在刘辩面前并不拘谨,听到此处,问道:“殿下莫非是想让我劝说康成去东宫履职?不成不成,我也劝不动。”

刘辩摇头:“我既然答应过郑师可不管庶务,自不会违背,蔡师可愿”

蔡邕这才想到了自己,继续摆手:“殿下,非我推托,今汉记正处编写之中,实在抽不开身。”

蔡邕的拒绝倒也不算出乎刘辩的预料,无论他同不同意,都是刘辩能接受的结果。

他还有备用方案。

刘辩又道:“既然蔡师无暇接管东宫事务,我曾思及前太尉曹嵩曾为国捐钱一亿,为国家解了燃眉之急,一朝罢免,甚是可惜。只是不知其是否有意为太子率更令,我上回听蔡师说其子曹操有文采,常往家中借书,不如由蔡师代我探一探口风?”

就刘辩在曹嵩当司空时同他的相处来看,曹嵩绝非强势之人,哪怕当了率更令也不会同刘辩对着干,而且他背后还带着个王炸曹操。

唯一需要顾虑的就是曹操作为八校尉之一,由曹嵩担任太子率更令会不会引来灵帝的忌惮。不过以刘辩目前的判断,应该不至于。

朝廷任人为官,一份诏书便是,何须去探口风?

蔡邕到底当过官,还不至于不明白这“口风”所谓何意。

他原本就很欣赏曹操,之前在刘辩面前提起曹操其实就藏了引荐的意思,如今,更是直接答应下来。

下午,刘辩来到玉堂殿中时,灵帝与张让都不在,只有轮值侍奉的小黄门在。

玉堂殿虽归张让主理,可宦官也是人,既不能全年无休,也做不到时刻在岗,刘辩并不在意。

桌案上已经摆放好了来自尚书台的奏书公文,大部分都带上了尚书台给出的初步意见。

刘辩遂命小黄门去尚书台请卢植。

自己则熟练的批阅起奏书来。

第一封奏书来自于太尉马日磾,汇报移民进度。

第一批十万余往扬州就食的百姓已经被安置在了九江、吴郡、丹阳等地,其中的青壮会在身体恢复之后,参加由地方官府组织参与地方的水利建设,从而获得报酬。在此之前,他们的饮食住处也都需要地方供给。

扬州、荆州早在百年前就因为气候变化、人口增加等原因,便已经能向北方输出粮食了。

对此,无论是尚书台还是刘辩,支持就完事了。

第二封奏书是一份弹劾,河南尹袁术弹劾北军中候何颙,煽动太学生阻碍公审。

等到刘辩批阅第二份奏书时,张让在卢植之前回来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我,刘辩,三兴汉室》转载请注明来源:无限文学55wx.org,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我家娘子太体贴清末土司王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带着美女闯三国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谍海无名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玄天宗修行记事金玉满唐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朕,剩者为王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最狂上门女婿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HP)Forgive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臭县令朕怀孕了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春枝缠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大宋小农民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乱世种田日常我在三国逆转乾坤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我在水浒做奸商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明末:边军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