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遗玉》转载请注明来源:无限文学55wx.org
了一下,才开口道主子说,皇上已有所察觉。”
遗抿了口茶,手指压了压突突直跳的额角。早就觉得不对劲,原来是这么一回事。简单来说,就是李泰李恪要谋反,皇上宫里有人起了歪心,两人不露声色,各怀心思,等着把这群人一网打尽。
复杂点说,就是李泰从打下安市城后就开始布的迷魂阵,把通敌谋害太子那件事弄的不清不楚,李恪上了钩,生怕早晚李泰都会找他算账,就决定先下手为强,勾结了大内的禁军,又找了杨妃做内应,决定在今晚逼宫谋反。殊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李泰就等着他自投罗网,空出那个通敌的罪名安给长孙无忌,好一箭双雕,左右不误。这件事一旦成,李泰就算扫清了登位之路上的最后一层障碍,难怪他会心急,刚回京就逼迫李恪动手。“行了,起来吧,我又没怪罪你。”
遗对阿生道。
被蒙在鼓里的感觉不好,但遗现在没工夫气恼李泰的隐瞒,她更担心的是两仪殿上这会儿的情况,她出来好半天了,也不知那边解决了没有,李泰会不会在乱中受伤,要他肩膀上那个窟窿才好利索没几天。“有人来了。”
一华道,阿生赶紧站起来,快步到窗边开了一道缝往外看,隐约在夜色下看到正往这边跑来的一小队禁卫。阿生扭头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独自到门口去等,片刻后,遗就听见了敲门声。夜深,一场宫变,刚刚拉开帷幕,便又无声落下。
两仪殿中的叛党,包括李佑和昏迷的杨妃在内都被扣押下去,李世民大斥了姗姗来迟的左领禁军,让他们在宫闱内外搜查叛逆残余,最后留下李泰料理后事,先领着惊魂未定的长乐和李佑去了御书房。御驾一走,李泰带着一队禁军到宫后暖阁接人,然而里里外外找了三圈,都没有见到遗人影,阿生和被派去保护她的一凝一华也不知去向。现场并未任何打斗的痕迹,人,就这么凭空消失了。“启禀太子,属下又在后殿找了一遍,并未可疑之处,请太子示下。”
李泰弯下腰,捡起了茶案上已经放凉的半杯茶,手指摩挲过杯口,闭了闭眼睛,似能感觉到不久前遗正坐在这里喝茶。“继续找。”
丢下这句话,他便转身离去,朝着御书房的方向。御书房中,长乐和李佑两人战战兢兢地坐着,相比较刚才被李恪拿着手用刀子去捅李世民的长乐,李佑那发白的脸色还算是好的。“今日殿上之事,没有朕的允许,严禁你们外露。”
纸是包不住火的,谋逆这样的大事很快就会掀起风浪来,可是今日殿上父子之间的谈话,李世民却不希望有更多人知情。“儿臣谨遵父皇之命,绝对不敢外泄。”
李佑立即站起来应诺。长乐迟他一步,僵手僵脚地站起来,往前走了两步,就跪下了:“儿臣不孝,请父皇降罪。”
尽管她是被逼无奈,但拿刀子对着君主这等大逆不道之举,倘若让皇帝生了忌讳,传了出去,想想后果她就觉得浑身发冷。“是李恪那逆子做的好事,朕不怪罪于你,起来。”
“儿臣谢父皇不罪之恩,今日过后,当潜心静气,到实际寺斋戒一年,为父皇祈福。”
不得不说长乐是个聪明的,李恪今日的下场给她敲响了警钟,她不会单纯地以为李泰没有在背后动手脚,到了这一步,她算是看清了以前不愿看清的事,退避三舍,才是求全之策。“你有这份心就够了。”
李世民不置可否,几次看往门口的方向,在见到秉事的小黄门弯头进来后,手指轻快地在桌面上弹动了几下。“启禀陛下,太子在外求见。”
“让他进来,”李世民对李佑和长乐道你们下去,今日太晚,就留宿在宫中。”
“儿臣告退。”
长乐和李佑识相地离开,在门口遇上李泰,一个行了礼,一个低下头。两人走到不远处,就听见御书房的关门声。李世民看着在他面前跪下的李泰,不紧不慢地问道:“皇儿这是何”“求父皇将人归还。”
今天发大章,如易再更,亲们不用等新文,另外,谢谢对新文关注的亲们,这一次会写一个不一样的故事给大家。s:新唐的番外会采纳读者的意见,有想看的人物或部分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第三九三章三个条件
“求父皇将人归还。
“全都退下去,门外守着,”李世民一声令下,御书房内正在添茶研墨的两个内侍都放下手中的东西,躬身退出去。
“天罡,你也回避。”
他对着身后晃了下手,从山水河图屏风后步出一个其貌不扬的老太监,心细的话就会发现,这个人走路没有半点声音。
“陛下”这老太监看了一眼李泰,迟疑地出声。
“无妨,去吧。”
“是。”
明处暗处的人都退下后,这御书房的内室中就真的只剩下父子两个,许多年来,李世民头一次这样避开所有人和李泰独处。
李泰还在地上跪着,李世民从书案后绕出来,经过他面前时,低头看了一眼,就径直走向了平日休息时躺的斜背软榻,坐在上头,取了个舒适的坐姿,侧头看着李泰,脸色很是平和:
“今晚听过李恪所说的话,你有何想法”
他直接回避了李泰的问题,像是不曾听到李泰刚才的那句话,那放松的姿态,好似一个只想和儿子谈谈心的父亲。
李泰膝盖挪动,换了方向跪着:
“吴王今晚说过的话太多,不知父皇是指哪一句。”
李世民的目中流露出痛色,“他说朕偏心,他恨朕,你呢,你是不是也同他一样,怨恨着朕”
李泰俯下身,“儿臣惶恐。”
李世民轻叹了口气,扶住额头,缓声道:
“朕自登基以来,就在斟酌你这些兄弟,试图从中挑选出最适合继任我这江山的人选,承乾他身为嫡长,毫无容人之量,行风不正,朕对他是恨铁不成钢。李宽,中规中矩,性情太过温和,朕喜欢不来,李恪,处事圆滑,诡有余而谋不足,奈何自恃甚高,常不分轻重,朕对他又爱又恨,老五野心十足,可不分忠奸,李谙、李恽品行顽劣,好逸恶劳”
“在他们当中,朕最看好的,便是李恪,朕对承乾失望后,本欲寻机罢黜他,再改立李恪,让他娶了房相的独女,引长孙无忌为太子太师,李恪随了朕一点,他在意世人眼光,所以待朕百年之后,不必担忧那些跟同朕一起打江山的老臣会被他苛刻,还有你们兄弟,至少能够安享晚年。”
李世民细数了他这些儿子的优劣,甚至将他的盘算都坦然托出,到最后,话题突然一转,去问李泰: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天命之上》《满级老祖在人间》《我有一个修仙世界》《绿茶女配有什么坏心思呢》《我!清理员!》《仙子,请听我解释》《踩着魔门妖女成为最强》《被迫成为站姐后[娱乐圈]》《魔道祖师》《北宋穿越指南》
三月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无限文学55wx.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