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潮汐龙的利普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无限文学55wx.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春日的晨光穿透办公室百叶窗,在李阳案头的生产报表上投下细碎的光影。报表上刺眼的红色警示数字——智能生产线停工率达18%,像一记重锤砸在他心头。智能化转型带来的不仅是技术革新,更对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协同能力提出了近乎严苛的要求。
"李总,新引入的[供应商a名称]又延迟交货了!"采购部经理老陈推门而入,额头沁着汗珠,"生产线已经停了两天,库存告急!"老陈将平板电脑转向李阳,屏幕上跳动的物流信息显示,本该三天前抵达的精密传感器仍滞留在中转站。
李阳的手指在桌面叩出急促的节奏。三个月前,他力排众议淘汰了13家传统供应商,本以为引入具备数字协同能力的新伙伴能实现高效运转,却未料到这些"科技型供应商"同样问题频出。更棘手的是,被淘汰的老供应商们结成联盟,集体发来调价函,原材料价格涨幅最高达25%。
"召集采购、生产、法务部门,半小时后开会!"李阳抓起西装外套,大步迈向会议室。
会议室内气氛剑拔弩张。生产总监拍着停工损失统计表:"每停工一天,直接损失就是50万!新供应商承诺的数字协同系统根本没落地,完全靠人工对接,比老供应商还低效!"法务主管则皱着眉头:"老供应商的涨价行为涉嫌垄断协议,起诉的话......"
"起诉解决不了燃眉之急。"李阳打断道,"我马上飞长三角,那里聚集着全国70%的智能装备供应商。采购部立刻整理备选厂商名单,重点考察具备工业互联网接入能力的企业。"
48小时后,李阳出现在[长三角某智能制造产业园]。在一家专攻精密元器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展厅,他驻足观看实时生产数据大屏:每台设备的运行状态、订单进度、质量检测结果都在屏幕上动态呈现。"这些数据能和我们的erp系统实时对接吗?"李阳指着屏幕问。
"完全没问题,李总。"企业负责人调出合作案例,"您看,我们为[某知名企业]搭建的供应链协同平台,实现了需求预测、排产计划、物流追踪的全链路数字化。"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