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血刃》转载请注明来源:无限文学55wx.org
柴绍知道李秀宁误会他搬弄事非,他估计会哭死,虽然柴绍非常不爽陈应,特别是陈应的那张俊俏得让人嫉妒的脸。然而他真的没有来得及向李世民和长孙无忌诋毁陈应。事实上陈应虽然是一个宁远将军,但是和他从三品光禄大夫相比,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这就相当于一个副省级高官对上一个上校团长。
在柴绍眼中,陈应根本不够级别。要对付陈应柴绍,绝对不会借助他人之手。不是不会,而是不屑。
此时的场面有点尴尬。
第八十七章风波再起
“魏公帐下记事参军魏征,参见太子殿下,秦王殿下,平阳公主殿下”魏征朝着李建成、李世民、李秀宁不亢不卑的施礼。
总算是魏征出来,打破了眼前的尴尬局面。
“瓦岗魏征”李建成眼睛陡然一亮,热情的回应道:“不知魏先生此行长安是私谊还是公干”
魏征道:“算是公干。”
李建成眼睛陡然一亮。
魏征道:“征奉我主密公之命,前来觐见唐主。”
李建成眉飞色舞的道:“密公欲联唐攻郑”
李密是非常聪明的人,哪怕他在兵败之际,仍想到了借助王世充的力量,封锁了关中。在李渊摸不清他虚实的情况下,将自己卖一个好价钱。
李密成功的将他战败的消息隔绝在潼关外。又派出魏征潜入关中,商量入附事宜。事实上不仅是李建成没有想到李密会投降李唐,就连李世民也同样没有想到。
李密成名比李渊更早,早在前隋大业初间,李密早年勤奋学习,骑牛赶路,依旧挂着一卷书边走边读。被杨素看到后,大力称赞。这就是牛角挂书的由来。后来大业九年,杨玄感之乱,李密向杨玄感献出上中下三策,在大业九年杨玄感之乱被平定后,李密东躲西藏,加入瓦岗后,以奇计壮大瓦岗,东征西战,在极盛时期拥有盛兵四十余万。事实上在隋末三十六路反王中,李密的声威甚重。
可以说,一旦李密与李唐结成攻守同盟,潼关之围将不战自解。大唐上下都可以过一个好年。至少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李唐的战略地位,将会非常有利,进可攻河东,将太原上党、联成一片,退亦可苦心经营关中、巴蜀,安心发展,积蓄实力,一图可以像当年秦始皇或汉高祖刘邦一样,出兵关中,横扫天下。
魏征点点头,却又摇摇头。“是也是不”
“哦”李建成道:“愿闻其详”
陈应上前一步,朝着李建成拱手道:“太子殿下,您有所不知”
话未说完,魏征的手捏住陈应的胳膊,连连向陈应眨眼。
陈应故意不理会魏征,自故道:“魏先生前来长安,是”
“哼”陈应用挑衅的目光望着魏征。
魏征无奈的压低的声音道:“魏征不是言而无信之人,陈将军未免太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