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文学

分节阅读 95(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无限文学】地址:55wx.org

有万余残部扼守黎阳。

黎阳既河浚县的古称不仅仅兵家重地,而且还储存着大量的财物。贞观十一年,监察御史马周对李世民汇报:“隋家储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

隋朝已灭亡了二十年,隋文帝已经崩了三十三年,可那时的粮食布帛还未用完。1969年在洛阳发现了一座隋朝粮仓含嘉仓遗址。面积达四十五万多平方米,内探出二百五九个粮窖。其中还有一个粮窖还留有已经炭化的谷子五十万斤。由此可见当时隋朝的富裕与强盛,以及农业、运输、仓储的发达。

李密的心腹大将控制着黎阳和黎阳仓,至今仍是李渊的一个心病。这年头,有粮就是草头王,黎阳仓粮食具体还剩多少,目前不得而知。徐世绩凭借据黎阳投降唐朝,勋官封上柱国足可见当时黎阳的财货相当多不过,李渊担心李密凭借着黎阳东山再起。

要说李密与李世民结成同盟,李渊担心李世民会中了李密诡谋,相较而言李世民跟李密比起来,嫩得太多了。

鱼彦章道:“程秦等李密旧将,是秦王在前朝历练营伍时结下的旧识”

“正因为如此,李密更该对二郎警惕提防,因为旁人夺不走他的兵权,二郎却可以借着这层关系将这几员大将挖走”李渊沉声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没有这几员大将,李密要想东山再起,谈何容易他又怎么会主动将旧将交给二郎这个李密,他安得什么心

鱼彦章叹息道:“陛下原本就准备让秦王谋划此事,如今李密主动提出来,也不是坏事”

李渊脸色阴沉喝道:“朕安排此事,是朕的谋算,李密来安排此事,是他的诡谋;这怎么能一样去查清楚,二郎这些日子,与瓦岗方面有无私下往来”

鱼彦章正欲拱身而退,突然道:“今夜武功侯与太子殿下在东宫会晤,参会人员包括东宫中允大夫、咨议参军王珪、刑部侍郎、庐江王李瑗、太子洗马魏征、韦挺、冯立等”

鱼彦章非常尴尬,或许是李建成得知了左监门卫的暗桩,他虽然可以得到李建成会晤什么人,却无法得知李建成商议什么事情。不过这种事情,他可不敢跟李渊说,说出来就是他渎职。

“他们议了什么事情”

“无甚大事,都是些许小事”鱼彦章为了表示自己没有失职,特意将陈应的那个“六尺巷”的故事,和席间所的几首诗告诉了李渊。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一墙又何妨万里长城今天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李渊读这首诗的时候,第一感觉陈应应该是借题发挥,劝李建成不要与李世民相争。李渊对于此诗的评价非常:“书生之见,太过天真”

太子之位,为国之鼎重。进而位列九五至尊,败则身死族灭,这就好比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要踏上了争嫡之争,要想全身而退,根本就没有半分可能。

听着鱼彦章吟出“葡萄美酒夜光杯”时,李渊道:“此诗妙绝。”

当鱼彦章吟道:“古来征战几人回”时,李渊又道:“故豪饮旷达之词,而悲感已极”

鱼彦章道:“那对武功侯府的渗透”

李渊摆摆手道:“先搁着一个淳朴天真书生意气的陈应,朕不怕他闹什么花样了”

鱼彦章躬身而退:“喏”

恐怕陈应自己想不到自己的几首小诗,在李渊眼中看出了陈应的志向。诗是一感情宣泄的一种方式,这和才学无关,哪怕粗鄙不堪的刘邦还能吟出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首诗里没有用什么典故,也没有华丽的词藻,然而威加海内四个字,就显露了刘邦的胸怀和志向。

反观太祖,哪怕是在1925年时,他名不见传,却依旧可以写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样的格调,至少是万千文人所不具备的。哪怕是在长征时期,太祖所写的十六字,那气度仍旧是常人难及。山,高耸入云端。给快跑的马儿再加几鞭,翻越山巅未下鞍。惊诧高又险,回头瞥一眼,离天只有三尺三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带着美女闯三国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大唐小说家臭县令朕怀孕了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朕,剩者为王继兄不善明末:边军不退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大宋小农民朕,乃万岁!乱世种田日常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最狂上门女婿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春枝缠我在异世界召唤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我在水浒做奸商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金玉满唐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玄天宗修行记事谍海无名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倒拔三国谍战风云录:大宋大明风流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我家娘子太体贴(HP)Forgive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