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文学

第七章 官场利弊(第1/2页)

简雍在河边整整呕吐了一炷香的功夫,方擦了擦嘴,虚弱的一屁股坐在地上。

刘备拿出随身的绢巾,给简雍递了过去,然后安慰的拍了拍他的后背。

刘俭的脸色晦暗:“其实,这种事情,当初去缑氏山拜卢师学经时,在冀州一路上也多有耳闻,只是当时我和玄德走的都是大道,不曾走偏僻之路。不曾亲眼看见,但回想起来,怕是不少。”

简雍擦着嘴,道:“泱泱大汉,到底是怎么了?”

张飞将长剑向着泥泞的土地里一插,恨道:“禽兽食禄,宦官当朝,外戚专政,岂能给苍生活路?”

对于张飞的话,刘俭不甚赞同,不过却也没有反驳。

眼下的张飞虽年轻,但对于士族名士确有一种莫名的尊崇,或许这和他的生长环境有关系,总是张飞就是重士族而轻慢手下的那种人。

在张飞的潜意识里,这个国家若是全都交给清流名士或公族贵胄来治理,或许就不会出现这么多的弊端,芸芸众生也会有更多的生路。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诚然,不得不说,在风骨正气方面,清流士人确实要比宦官要强许多。

可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纷争,清流所代表的也是一个利益群体。

皇权、士权、公族贵胄、豪强……每一个既得利益群体,通过不同的手腕和方法,在想尽一切办法不断的维护自己群体的既得利益,因而有了党锢、有了外戚、有了宦官理政、有了鸿都门学等等……

在这个时代,高阶层的利益之争中,没有什么人是绝对干净的,也没有什么人会真正的将黔首小民的生死苦难,放在第一位。

不过这些并不适合这个时候说……

“不论朝廷如何,我们还是先顾好自己,今夜发生的事,需处理得当,不然公孙伯圭来了涿县任职,恐也未必会任用我等。”

张飞不解地看着刘俭:“兄长此言何意?我们大老远的从涿县走了数十里,在这荒郊野岭等那公孙县尊,还折损了三名仆役,杀了七个太行流窜到此的凶贼,那公孙瓒难道还会因此厌恶我们不成?”

刘俭闻言,只是苦笑。

刘备与刘俭兄弟同心,自是明白他心中所想。

他对张飞解释:“贤弟,你要知道,我和阿俭与那公孙伯圭不过是同窗之谊,多年来并无利益往来,且还有求于对方,可公孙伯圭来涿县的头一日,我们就在迎他的路上杀了人,对方虽是从太行流窜到此的恶贼,可此等小事对公孙瓒而言算不上政绩,相反西面的屏障不利,使太行贼寇流窜至了涿郡,这可是给伯珪惹了大事,此事若传出去,针对的乃是整个涿郡的西向布防,这当中牵扯的可就不只是伯圭一人了,很有可能涉及到郡守、都尉、各地县君……”

张飞毕竟年少,不懂政治:“涿郡西面边防不利,使贼寇流从太行入境,咱们这是替郡守和公孙县尊发现了一件天大事,功劳甚大,如何还有罪了?”

刘备哑然失笑,一时竟不知如何解释。

刘俭来到了张飞的身边,伸手拍了拍肩膀:“贤弟想的太简单了,这天底下哪有这么巧合的事情?从太行以北诸郡的流寇难民越境来了幽州,别人没发现,偏巧被咱们出门一次就发现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大唐小说家大明风流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我在水浒做奸商我在三国逆转乾坤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谍海无名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乱世种田日常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大宋小农民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玄天宗修行记事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朕,剩者为王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最狂上门女婿春枝缠谍战风云录:大宋臭县令朕怀孕了明末:边军不退朕,乃万岁!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清末土司王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继兄不善(HP)Forg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