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民间志》转载请注明来源:无限文学55wx.org
秋雨裹着腐烂的槐树叶拍打窗棂时,我正缩在义庄门房搓着冻僵的手。油灯将熄未熄的光晕在砖墙上投出扭曲的影,像极了七岁那年在破庙门槛缝里窥见的吊死鬼。供桌上的倒头饭腾起三尺高的蓝火,墙角暴毙的商贾尸体突然抽搐,青灰色的手指从草席下探出,指甲缝里嵌着的黑泥簌簌掉落——是饿死鬼在偷食。那些蜷曲的指甲划过青砖的声响,让我想起老王头磨刻碑文时,砂纸在"童女刘氏莲位"几个字上反复打磨的沙沙声。
老掌柜撞开门的瞬间,蓑衣上的雨水在地面溅出先天八卦的纹样。他怀里的纸人眉眼宛然,正是三日前从胭脂井打捞上来的刘家小姐,纸衣领口粘着的暗红水藻还在渗着尸水。"收拾家伙,子时三刻鬼市开张。"他说着往铜盆撒了把掺着永乐通宝的纸灰,灰烬竟在梁柱间拼出"黄泉路引"的篆字。我瞥见他右手小指缺口的腐肉里,钻出半截晶亮的菌丝——这伤口绝非画皮鬼所留,倒像被苗疆银丝生生绞断的。
铜锣声从地底传来时,青砖缝渗出的黑水已漫过脚踝。这水带着股腐坏的甜腥气,黏稠如熬化的饴糖,让我想起知府公子胸腔里流出的墨绿黏液。引魂灯飘过槐树林的刹那,树皮皲裂处浮现出密密麻麻的人面疮,都是这些年义庄送走的孤魂。有个梳双丫髻的小姑娘突然睁开眼,她脖颈处的勒痕紫得发黑——是去年上吊的豆腐西施家童养媳,下葬时我亲手将她娘缝的布老虎塞进棺木。
"后生仔,买对招子不?"缺牙老妪蹲在鬼市路口,竹篮里的眼珠滴溜溜转得像骰子。她指甲缝里塞着的暗红肉屑泛着铁锈味,正是城西棺材铺特供的朱砂混着尸油。青鳞大蛇从篮底探头的瞬间,老掌柜的烟袋锅在我后颈烫出红痕:"仔细看那蛇信!"分叉的舌尖上粘着半片人指甲,月牙形的豁口与刘家小姐泡胀的右手小指完美契合。
纸扎铺掌柜描画丹凤眼时,笔尖朱砂里混着金粉——这是给横死新娘用的妆。他突然扭头的姿势让我脊椎发凉,像极了知府宅佛堂里那尊断头菩萨像。脖颈处竹篾撑开的裂缝里,白丝如蛛网般蠕动,仔细看去竟是无数细小的梵文符咒。"客官定制的童女,用的是洞庭君山岛的湘妃竹。"他说着掀起竹帘,帘后纸人的碎花袄下摆沾着真正的血迹,干涸成褐色的梅枝图案,恰似刘家小姐溺亡那日井栏上的落花。
小莲的纸人突然淌下血泪时,整间铺子的纸钱无风自燃。幽蓝火焰将我们投在墙上的影子拉长成吊死鬼的模样,那些晃动的脖颈让我想起中元节城隍庙檐角挂着的十二盏人皮灯笼。老掌柜抓起把掺着香灰的糯米撒向空中,爆开的火星里现出光绪八年的惨景:二十七双裹着红绣鞋的小脚在井底踢蹬,铁链磨出的骨渣被井壁苔藓吞噬,其中一只鞋头绣的并蒂莲,正是豆腐西施嫁妆上的纹样!
阴兵铁骑踏破浓雾时,腐臭扑面而来。这气味让我想起知府公子坠马现场——折断的槐树枝插在他胸腔,树皮里渗出的树脂与尸水混合,竟在月光下凝成观音泪的形状。长枪刺来的瞬间,我颈后寒毛倒竖,仿佛又回到那个血月夜躲在米缸里,透过缝隙看见娘亲被白绫勒断脖颈的场景。黑水淹没口鼻时,那冰凉像极了娘亲最后抚过我脸颊的手,带着水井深处特有的腥气。
知府公子棺中摔出的鎏金酒壶,壶底阴刻的白莲纹在月光下渗出朱砂,与阴兵佩剑上的印记如出一辙。我摩挲着那半块青铜面具,内侧的梵文突然游动起来,化作二十七个血色名字——正是光绪八年失踪的稳婆名录!更诡异的是公子尸身右手小指,不知何时也缺了半截,断口处晶亮的菌丝正开出米粒大的尸花。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捡垃圾》【文明小说】《绿茶女配有什么坏心思呢》《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上流玩法》《致命打击:枪火游侠佣兵路》《恶霸小姑是年代文真千金》《圣拳!》《我以神明为食》《我有一个修仙世界》
一分零二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无限文学55wx.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