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文学

第九十四章 辅军总管

天才一秒记住【无限文学】地址:55wx.org

打了胜仗的好心情,瞬间消失无踪。

让他们闹吧,韩全诲是必须留着,不然清流们迟早要上房揭瓦。

有了李晔的坚持,崔胤自知再坚持也没用,把韩全诲拉下相位已经达到目的。

下了朝,天色也暗了,不过李晔还是去了天心阁。

张承业、韩偓、赵崇凝三人都在,看到他们三人,李晔心情才好起来。

不过对张承业,李晔还是有愧疚的,毕竟免了他的副都指挥使,等于夺了他的兵权,对张行瑾,李晔可以随意处置,正如张行瑾所言,他的一切都是李晔给的。

但张承业不一样,他本身是宦官集团内部一员,而宦官掌军都快有一百五十年的传统,李晔正是靠着张承业才掌控神策军。

当时一时脑热,没想到这后面的千丝万缕。

见了面之后,忽然不知道怎么开口了。

“臣拜见陛下。”三人一起行礼,张承业脸上见不到任何怨色。

“不必多礼,朕能有两战之胜,三位稳定长安功不可没。”

“此乃臣等分内之事。”韩偓道。

张承业道:“陛下此番整改两军,摒除自肃宗朝百年之弊,实乃明智之举,两军安,则朝廷安,大唐才能有振作之举,不过陛下若想全面掌握两军,军中大小官职任免,不可托于他人,军俸发放,也需陛下亲力亲为,如此才可彻底收服军心。”

“继元所言甚是。”这的确是个疏漏。

李晔从他眼中看不到任何虚假,心中一阵感慨,唐廷刚刚有了起色,韦昭度就跟崔胤联合起来,争权夺利。

而自己削减了张承业的兵权,他却没有任何怨言,反而能设身处地为自己着想,为大唐着想。

人和人的差距就是这么大。

这大概也是张承业能流芳青史的原因。

“重振大唐非是朕一人所能办到,还需众位戮力同心。”

“臣等必竭尽全力。”

说完虚的,李晔开始说正事,眼下两场大战,虽是胜了,但也不是全无代价,天策、禁卫两军阵亡加上伤残,短期内没有再战能力,急需休整。

而长安自华州沿线村落、农田尽毁,新粮还没有收割,加上河中、陕虢的移民,粮食就成了一个巨大问题,没有粮食,这些移民就不是移民了,饥荒一起,全盘糜烂。

韩偓思索了一阵道:“可以向河东、荆襄等地购粮食,陛下收取河中五十万石盐,足可买到大笔粮食。”

武周时代,一石盐差不多一石粮的一百倍,现在各地战乱不休,粮食的价格也居高不下,估计一石盐能换二十石粮左右。

盐永远都是硬通货。

赵崇凝主动应承此事。

移民这么多,整天在长安闲着也不是个事,容易生出事端,特别是陕虢二州的百姓,在当地过的好好的,被强制迁徙而来,自然有怨气,若不能化解他们怨气,迟早生出事端。

长安周边田地被毁,正好可以让他们补种一些。

至于张承业,李晔也没打算让他歇着,天策军和禁卫军是战兵,李晔当精锐培养,但打仗可不止精锐战兵,还有辅兵辎重后勤军器等等一些列的辅助兵种。

打仗其实就是打的后勤能力。

汉高祖刘邦多次败于项羽之手,回到关中,立马就能拉起大军接着打。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苟出一个盛唐》转载请注明来源:无限文学55wx.org,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大宋小农民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我在三国逆转乾坤玄天宗修行记事金玉满唐明末:边军不退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臭县令朕怀孕了清末土司王大明风流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乱世种田日常朕,剩者为王(HP)Forgive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谍海无名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谍战风云录:大宋我在水浒做奸商倒拔三国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带着美女闯三国大唐小说家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朕,乃万岁!我在异世界召唤继兄不善春枝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