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文学

第九十五章 城北孙屠

天才一秒记住【无限文学】地址:55wx.org

李徽有些讶异的看着周澈,之前便觉得周澈并非普通流民出身,此刻听他说出这些话来,更是断定如此。普通流民百姓,怎会说出这些慷慨之言。

周澈发现自己的情绪太过激动了,于是忙自我解嘲的笑道:“李县丞,在下并无他意,只是有感而发罢了。在下这等身份之人,谈论这些,未免可笑。”

李徽笑道:“我倒觉得并不可笑。周副帅有鸿鹄之志,报效之心,我听得出来。”

周澈忙道:“不敢,不敢,只是胡言乱语罢了。”

李徽道:“不必遮掩,正所谓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人若都如周副帅这般有报效之心,我大晋也不至于沦落到苟安江南,任五胡涂炭我大晋故土百姓而无动于衷了。”

周澈道:“位卑未敢忘忧国,这话说的好啊。莫非李县丞心里也是这么想?”

李徽缓缓点头。周澈眼中放光,似乎遇到了知音一般,露出喜悦的光芒来。他只是心中常有感触,故而郁郁于怀,今日脱口而出说了这些话。没想到能得到李徽的理解和共鸣,自然心中高兴。

“哎,只可惜,位卑者也只能发发这些牢骚罢了,一点用处也没有。我们的想法并不重要,也影响不了什么。”周澈叹息道。

李徽道:“那可未必。我的看法和你不同。不必去期望别人做什么改变,而应该做好自己的事才是。能力所及之内,做好分内之事,便可问心无愧。比如我们现在能做的便是想办法剿灭冯黑子匪帮,还居巢县以安定的局面。之后安置好本地百姓和流民,让他们不至于冻死饿死流离失所,骨肉分离。能做到这些,便是我等位卑之人的大成就。倘若我们连眼前的这些事都无法做到,又如何去指责朝廷和世家大族的所为呢?”

周澈听了这番话,顿时如梦初醒一般连连点头道:“李县丞之言,如醍醐灌顶一般,令我幡然而悟。李县丞,没想到你不但胆魄过人,更见识不凡。令我钦佩。”

李徽摆手道:“周副帅过奖了,咱们还是不必说这些了,我请周副帅留下来,是想同你商谈如何剿匪之事,希望得到周副帅的指点和协助。”

周澈忙道:“李县丞有了计策了?不知是何妙计?”

李徽微微一笑,沉声道:“不瞒周副帅说,我确实有了个计划。”

……

雪后寒夜,居巢县城北街上一片漆黑。

胡同里的一间宅院里,紧闭的门窗里透露着一丝丝微弱的光亮。若是站在门外,能够闻到屋子里飘出的阵阵炖肉的香气。

屋子里,炉子上的陶罐里咕嘟咕嘟作响,肉在陶罐中翻滚着,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桌子上有酒,酒香和肉香混合在一起,令人垂涎欲滴。

在这样的雪夜里,在整个居巢县城百姓和流民连一口像样的米面都吃不上的时候,居然还有人能吃到炖肉喝到酒,这简直不可思议。

但这对孙屠子而言不是什么难事。

孙屠子今年不到四十岁,本名孙安国。爹娘生下他时对他寄予厚望,专门请了学识之士为他起了‘安国’的大号。但很显然他没有能够定邦安国,而是干上了杀猪的营生,所以被人习惯叫做孙屠子。

孙屠子在居巢县也算是个人物,杀猪手段伶俐凶猛,任你再肥硕野蛮的猪,到了孙屠子手里便乖得像个头羊羔一般。

杀猪杀的多了,身上便有了一种煞气。以至于没有女子愿意嫁给他,都觉得他成天操刀杀生,浑身上下带着猪骚气不说,还带着一股煞气,让人害怕。

这厮又贪杯,经常喝醉,还爱撒酒疯。乡邻们私下里拿他说笑,说若是哪天他夜里喝醉了,搞不好把枕边人当猪给捅了也未可知。

如此一来,更没有人愿意嫁给他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我行让我来[电竞]》《肝到厨神才算开始》【零点小说网】《大宣武圣》《身为邪祟的我,教她们斩妖除魔》《非洲创业实录》《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全球进化:我移植了至高神心》《朕就是万历帝》《被首座抛弃之后

《代晋》转载请注明来源:无限文学55wx.org,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谍海无名最狂上门女婿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乱世种田日常我在水浒做奸商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我在异世界召唤我在三国逆转乾坤大明风流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带着美女闯三国大宋小农民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春枝缠继兄不善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臭县令朕怀孕了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谍战风云录:大宋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HP)Forgive朕,剩者为王清末土司王倒拔三国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明末:边军不退